DB14∕T 1132-2024 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程(山西省)
ID: |
302C3AC262314C8D8345E62E003333E8 |
文件大小(MB): |
0.29 |
页数: |
12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20,14,CCS B 62,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14/T 1132—2024,代替 DB 14/T 1132-2015,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程,2024 - 09 - 23 发布 2024 - 12 - 24 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 14/T 1132—2024,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生产设施设备 .2,5 品种 2,6 栽培基质 2,7 上盆及换盆 2,8 日常养护管理 .3,9 花期调控 4,10 主要病虫害防治 .5,11 产品质量等级 5,12 包装运输 .5,附录 A(资料性) 观赏凤梨生长期肥料种类 .7,附录 B(资料性) 观赏凤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8,I,DB 14/T 1132—2024,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山西春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段九菊、付宝春、曹冬梅、康黎芳、秦国杰、张晓纲、王云山、张超、贾民隆、牛艳,本文件代替 DB14/T 1132-2015《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程》,与 DB14/T 1132-2015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删除了附录 A 的内容(见 2015 年版的附录A);b) 增加了其它措施的规定(见 8.5);,c) 修订了品种选择的规定(见 5.1,2015 年版的 5.1);d) 修订了温度管理的规定(见 8.1);,e) 修订了施肥方式的规定(见 8.4.2,2015 版的 8.4.2);f) 修订了催花的规定(见 9.3,2015 版的 9.3);,g) 修订了观赏凤梨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的规定(见附录 B),本文件于201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4T 1132-2015同时废止,II,DB 14/T 1132—2024,观赏凤梨盆花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观赏凤梨盆花生产设施设备、品种、栽培基质、上盆及换盆、日常养护管理、花期调,控、产品质量等级及包装运输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观赏凤梨盆花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LY/T 1968 凤梨盆花产品质量等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观赏凤梨,具有观赏价值的凤梨科(Bromeliaceae)果子蔓属(Guzmania)、丽穗凤梨属(Vriesea)、铁兰属(Tillandsia)等植物的统称,3.2,叶杯,多数观赏凤梨的叶片基部相互重叠,形成一个凹槽,可以储存水分和养分,称为叶杯,又称叶筒,3.3,花序,观赏凤梨的花序多由叶杯中伸出,常高于叶面,一般为穗状、圆锥状、总状花序。花序由两部分组成,下部没有着生花朵的部分为花茎,上部着生花朵的部分是真正的花序,3.4,苞片,1,DB 14/T 1132—2024,花序上着生的像叶片一样的组织,是构成观赏凤梨的主要观赏部位。着生在花茎上的称为花茎苞片,着生在小花下的称为花苞片,4 生产设施设备,4.1,生产设施,宜选择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现代化智能温室、日光温室,4.2,生产设备,固定式或移动式栽培床架、加温设备、水帘风机降温设备、遮光设备、灌溉设备、施肥设备等,5,品种,5.1,品种选择,根据品种特性和栽培环境条件,选择植株健壮、株型紧凑、抗性强、观赏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观赏凤梨品种,5.2 种苗质量,应选择品种纯正,苗高均匀,株型紧凑,根系发育良好、根量多,叶片完整无病虫害、无变异畸形、,无机械损伤的健壮种苗,6,栽培基质,6.1,选配,可采用纯泥炭基质,也可采用松针、泥炭混合基质(体积比 1:2)。泥炭需符合纤维度 20 mm~,70 mm,pH 值 5.5~6.0,EC 值<0.15 mS/cm,无添加肥料和微量元素。或采用观赏凤梨栽培专用基质,6.2 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基质,使用前将 100 ℃~120 ℃蒸汽通入基质,消毒 40 min~60 min;或用 40%甲醛(福尔马林)500 mL/m3 均匀喷洒于基质上,用薄膜密封 1~2 d,揭开翻晾一周后使用,7 上盆及换盆,7.1 上盆,7.1.1 种苗上盆,2,DB 14/T 1132—2024,种苗到货后,从包装箱中取出,放置于栽培床架上,用遮阴网遮阴。取苗时轻拿轻放,当天植于盆,内。选择直径为 8 cm~10 cm 的塑料盆上盆,上盆时确保种苗生长点露出基质。苗床上摆放密度为 100,盆/m2,进入小苗阶段,在此期间根据生长情况适当调整 1~2 次间距,7.1.2 上盆后管理,上盆后叶心浇一次水,之后用 25%溴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叶面喷雾杀菌。光照强度控制在 5 000 Lux 左右,温度控制在 25 ℃~28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70%~80%,7.2 换盆,大中型品种冠径达到 15 cm~25 cm 左右时,换至直径为 13 cm~15 cm 的塑料盆。换盆前控制浇水,摆放好……
……